《论语》:当一个人越来越有智慧,他会变得越来越不计得失,常思己过,情绪稳定

微信“第九扇门”关注作者。

20240928010916459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舞雩问学
樊迟是孔子晚年周游列国返鲁以后的弟子,注重修身,非常好学。
晚年的孔子外出常常乘车,而樊迟就是孔子的专职司机。因而常常有幸侍奉左右,得机请教。
这不,有一天樊迟又驾车载孔子到舞雩台下出游,他趁这个机会问了孔子一个问题:
“敢问老师,一个人该如何做到崇德、修慝、辨惑呢?”
学问,学问,不仅要肯学,还要会问。
樊迟这一问,孔子很高兴,因为他老人家一辈子主要就是研究了修身这个课题。而樊迟所提到的崇德、修慝、辨惑,都是关于修身的要义。
孔子赞许道: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
因为是在外面游玩,而不是在课堂上讨论严肃的学问,所以孔子的解答也较为随意浅显,更贴近生活一些。他进一步回答道:
“能够先专心做事,然后再衡量得失,不就是崇德吗?
专注于修治自己的过失,而不去攻击别人的过失,不就是修慝吗?
忍不住一时的情绪,忘了自己的生命安危和对父母家属的责任,这不就是最大的惑吗?”
 
关于“崇德、修慝、辨惑”这三个概念,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有个比较现代的解读:
所谓崇德,就是让自己的心理、精神、修养到达高深的程度。
所谓修慝,能够改进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绪,不断完善自我。
所谓辨惑,就是要做到有眼光,有智慧,看得清,不糊涂。
那我们如何通过修身来实现这些目标呢?
孔子主要讲了三点,对我来说很有共鸣。
一个是“先事后得”,一个是要“常思己过”,还有一个是“以理智驾驭情绪”

 

先事后得
后世有人说,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也有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以上皆类乎“先事后得”之意。
樊迟之前曾向孔子问过仁。当时,孔子也说了类似的话: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可见孔子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并不功利。他总是主张,人要先把事情做好,然后再去考虑得失。
可我们今天很多人的通病恰在此处,大家习惯了在做事之前先去权衡利弊得失,划得来就干,划不来就不干了。
这是典型的功利思维,做什么都像做买卖,总想着怎么样稳赚不赔。
在我看来,这种思维害人不浅。因为人生中的事,并不都是买卖。
 
就比如结婚生孩子这类的事。
现在互联网上有种价值导向,一边通过宣传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传递焦虑,一边推崇不婚不育,并冠以抵制资本盘剥的借口。
不少人都在夸赞如今的年轻人活得通透了,已经看清楚了结婚、生娃给自己所带来的损失和消耗,勇于追求自我,享受人生。
有时候想想,确实有道理。一个人赚钱,一个人生活,不用讨好,不用付出,不用让步,不用改变,完全活出自我。一个月随随便便挣个三五千,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轻轻松松,多好!
可再仔细一想,不对啊!
这不是通透了,而是极端自私了。
还可以说,是在巨大的生活压力面前,年轻人开始逃避了。
平心而论,不经历生活风雨的通透,实际上只是堂而皇之的怂了而已。
通透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智慧,而智慧的来源,一定是人生所经历的痛苦、磨砺和自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昨天晚上在宿舍值班的时候,跟一个年轻的同事聊天,聊到为什么生二胎的话题。
刚有一胎的那个同事问我,明明一个孩子就够累的了,为什么还要二胎。
我回想了一下,也就两个原因。
一个是读了《自私的基因》,另一个是有一位老领导跟我说的话。
有老二之前,我一直运动健身。一次在学校操场上碰见那个老领导,他调侃我锻炼身体是不是准备要二胎。
那时候因为还没从养育老大的心酸苦楚中解脱出来,所以我对二胎很排斥,于是连连否认。
但是老领导转而很严肃地跟我讲,他觉得我应该再要一个,不然就浪费了自己的基因。
当时听了这话,我懵了一下。与此同时,《自私的基因》中的一些观点就像种子萌生一样,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后来有了老二,的确体验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辛苦,但是如今也在享受一加一大于三的幸福。
先事后得。
谁说男婚女嫁,生儿育女,修身齐家不也是一种崇德呢?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前面读《论语》,也曾读到过孔子的一句话,感觉意思很接近: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好像孔子历来都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主张从自身的主观出发寻找问题。
仔细想想,这其中有孔子他对人性弱点的透彻了解在里面:
人都是喜欢听夸赞表扬,而不喜欢被批评指责的。
人不喜欢听批评和指责,那我们去“攻人之恶”就只能得到对方恼怒的回应,于事于理,毫无建树可言。
但是反思修正自己的问题就不一样了。
一个人,如果能遇事反思诸己,那说明他至少是一个谦虚好学上进之人。
将修慝的“慝”字俗解来看,是一个匿和一个心。
“心”常代表感情、思想或内心的状态,“匿”则表示隐藏或隐秘的意思。
“慝”字从字形上即暗示了心理上的隐蔽或秘密,涉及到人的内心世界潜在的恶念。
习惯于反思诸己的人,往往可以修治自己内心隐蔽的邪念,进而能够改进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绪,不断完善自我。
 
我在高中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很多年了,在跟学生和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对上述问题感触颇深。
学生在学校出了严重的问题,我们一般要请家长到校协同处理。
一般的家长通常会很恼怒,到了办公室就先把自己的孩子骂一顿,有的甚至还要动手。
而也有的家长会把矛头指向学校和老师,袒护自己的孩子。
但是,工作十几年以来,我几乎没有遇到过哪一个家长到校后是先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要做到“攻其(代指自己)恶,无攻人之恶”,很不容易。
反过来想想,却也就理解了。这样能够“求诸己”的家长,多多少少还是会有的。只不过这样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素质和修养往往都更高一些。他们出现严重问题的概率要小得多,所以老师们也没怎么有机会去与他们的家长打交道。
可以说,如果父母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反思己身;那么孩子也更可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推卸责任,去指责别人。
如果更多的人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社会风气应该也能更友善和谐一些。

 

一朝之忿
至于孔子所言的“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冲动是魔鬼”。
想起前一阵在山东高密发生的那件恶性事件,不禁惋惜万分。细想想,当事人在事发的那一刻都应该是“惑”的状态吧。
逞一时之快,而抛弃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活责任,不就是最大的惑吗?
假如那两位当事人能够有“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的修养,或许就可以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了。
 
上学期的一天,下暴雨。我从学校刚回到家,就接到了学校保卫科的电话,说我们班的学生跟另一个班的学生打起来了。
晚上十点,我冒着雨去学校处理。事情的经过很简单:
放学时段,雨很大,路面积水很深。我们班那位骑电动车走得挺慢,另一个班那位从旁边快速超车,激起水花浇到我们班那位的身上了。
我们班那位追上去就骂他,然后两位停下车对骂,接着在积水中、雨帘下扭打作一团。德育处领导去费了好大劲才拉开。
孩子嘛,这个年龄就是血气盛,容易冲动。
事情也好处理,俩人冷静一下后,心里都后悔。互相道歉,医药费自理,再写个检讨,做个保证。
后来我跟我们班那位又谈这个事。他说,当时如果能克制住情绪,不上去骂人,也就没后面的事了。
我说,你看修养多重要。修养若是高了,除了能在平时赚个好名声外,关键的时候还可以避免犯错误。
所以《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真的有道理啊。

这里是第九扇门,一扇打开我们精神世界的大门,点个在看关注,让我们一起在阅读的世界里收获精神的成长。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