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分享的是复盘主题的文章,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有些疑惑,觉得我近期一直都在分享关于“记录和复盘”的文章。
事实上,我的文章是围绕一条核心主线来布局的。每当我梳理好了主线中的某一部分内容时,我就会将其写成文章与大家分享。
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些文章有些散乱,但是等到我全面梳理完毕的那一天,我会用一篇文章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篇完整且有体系的主题性文章。
好了,说完文章的核心主线后,我们现在正式进入今天分享的主题——⌈为什么要复盘⌋。
行为是认知的外化,只有不断刷新认知,我们的行为才能与时俱进。
在开始复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要进行复盘,深入了解复盘产生作用的原理,以及它是如何推动我们不断进步的。
只有深刻认识到复盘的价值,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坚持复盘,而不是盲目跟风。
有些小伙伴可能是因为看到别人通过复盘改变了人生,便也想跟着复盘。然而,如果没有真正理解复盘的原理,没有升级自己的复盘思维,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复盘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并没有明显的效果,最终选择放弃。
因此,深入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复盘,以及复盘产生积极作用的原理,是我们开始复盘、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
人类那看起来无比复杂的思考,其基石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基础且简单的概念。于是,对那些基础且简单的概念的理解,总是在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复盘最早是一个棋类术语,也称“复局”。在围棋中,复盘指的是对局完毕后,重新在棋盘上把对局过程复演一遍,分析和总结在对局过程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以实现棋力的提升。
通俗来讲,就是下完棋之后,重复多遍当时“走”棋的过程,并深入思考每一步的决策原因、后续策略以及是否有更好的“走法”。
后来,复盘这种方法被引入到企业管理和工作、生活等多个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提升工具。其中,“联想复盘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实例。
2001年,柳传志先生将“复盘”的概念引入企业管理中,并在联想内部开始推广和应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联想人逐渐提炼出一套完善的方法论,并将这套方法论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能力的重要工具。
“复盘”是联想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联想经常说,对人,用谁不用谁,就看他学习能力怎么样,其实这个学习我自己回顾过来以后,学习无非是:跟书本学;跟自己学。还有一个就是跟别人做的事情学。最多的,最深刻的还是跟自己学,自己学无非就是“复盘”。
当一件事情做完了以后,无论做成功了还是没做成功,尤其是没做成功,坐下来把当时的这个事情,我们预先是怎么定的,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做不到,把这个理一遍,下次再做时,自然就能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了。
1.学习有三种方式: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自己学习。而最深刻的学习方式是向自己学习,而“复盘”是一种向自己学习的方式。
2.复盘不仅关注“预期—结果”的差距,还通过还原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失败教训,实现持续改进。
3.复盘的目标是更好的可能性,通过反复地调整和优化,实现螺旋式的提升。
复盘是通过对自己“做过的事”进行反复回顾和反思,对预期和结果的差距进行分析,提炼经验教训,从而指导未来行动的一种学习方式。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复盘的定义,深入了解复盘是怎么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的。
行动学习理论认为,人要掌握一门技能,需要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具体来说,要用10%的时间学习知识和信息,70%的时间练习和践行,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这个理论也被称为721法则。
首先,10%的时间学习知识和信息,这通常指的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的学习。比如:阅读书籍、听讲课程、参加培训等等,这些都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这种方式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学习方式,很多人至今仍然主要依赖这种方式进行学习。
其次,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这是一种向他人学习的有效方式。比如请教同事、模仿成功人士的方法、向老师付费咨询等等。
这种学习方式我们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能了解到他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为我们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最后,70%的时间练习和践行,也就是跟“做过的事情”学习,即“干中学”。我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种学习方式采用的是躬身入局,直面具体的问题,这样才能对事情的过程和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不身体力行,你根本就无法体会道理的深刻意义。
正如俗语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向别人请教某个问题时,如果你从未做过这件事情,对方讲完之后,你依然会感觉云里雾里的。
但是如果你之前已经有过相关的实践,只是在某些环节上遇到了一些问题,那么对方在跟你讲解时,你就能很快地抓住重点,理解吸收并进入验证环节。
这就是柳传志先生说的:最深刻的学习是向自己学习。在行动中复盘,就是这种学习方式。
在行动中,我们可以思考哪些做法值得保持,哪些做法存在优化的空间,以及如何调整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先做,然后在复盘中不断优化迭代,这虽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无疑是通向成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从2023年11月15日开始践行《自律100天:穿越人生盲点》这本书,在践行的过程中我持续保持记录和复盘。
行动篇|践行《自律100天》-OHTT计划启动指南
至今,我已经开启了我的自律行动2.0-《自律200天》。
自律行动2.0|《自律200天》-OHTT计划启动指南
在践行的127天里,我深深体会到,那简单的三个关键词——记录、复盘、100天,背后蕴藏着太多的实践知识了,而其中的诸多细节只能靠自己去探索。
因此,我只能一步步地去复盘自己的践行轨迹,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反思走过的那些弯路,逐渐迭代出属于自己的“自律100天”成长方法论。
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条核心主线,正是我接下来不断努力的方向。
在实践中,你会发现那些书本上没有讲到的实战知识,只能靠自己不断地试错和迭代,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进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成长体系。
而最终,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套方法论,还有一本拥用自己实战经验的《自律100天》书稿。
那么,A的成长速度一定比不上B,而B的成长速度一定比不上C。假以时日,三个人的境界也一定会迥然不同。
在第1小点:“什么是复盘?”中,我们讲到复盘是通过分析“预期—结果”差距的过程,挖掘差距的原因,从而总结成功经验并吸取失败教训。
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实现未来更好的可能性。
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用同样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是期待获得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荒谬。
如果我们总是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事情,有可能就会原地踏步,无法实现真正的成长。
如果每天进步1%,一年后的结果是:1.01365=37.78
如果每天退步1%,一年后的结果是:0.99365=0.025
我们经常说:“只要每天努力一点点,就能收获不一样的自己。”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保我们的努力不是无效的重复,而是能够产生真正的复利效应呢?
我们有可能得到的最好结果是⌈1+0.01*365=4.65⌋,而不是⌈1.01365=37.78⌋。
1.复利的积累不是以天为单位的,而是以期数为单位的。每天进步1%的前提,是把每天作为一期。
2.复利效应的核心是我们得保证将每一期的成果都连本带利迭代到下一期的增长中。
如果放在个人成长上,意味着我们今天学到的东西要累加到昨天的基础上,然后迭代到明天的学习当中,才能产生复利效应。
而大多数人的学习模式是今天学了A,明天学了B,后天学了C,学习的内容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更别说产生叠加效果了,不忘了就不错了。
学习这个动作,实际上至少包含学、练、用、造这四个层面。所以,只学不用是浪费时间,也是绝大多数人学习失败的根本原因。
学到了就要用,学到了就要践行。践行的过程,实际上是提高效率的唯一途径。通过大量的迭代(不仅仅是重复),不断积累、不断改良。
效率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效率这个东西,只能是发展出来的。
引用这么长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成长的“复利”是怎么产生的。之前我经常在文章中引用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学习的真相就是极致地重复。”
但是在《财富的真相》中,李笑来老师在这段话中打了一个括号(不仅仅是重复),潜台词就是告诉我们:学习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有迭代的重复。
我们需要将昨天的经验和思考应用到今天的实际问题中,形成迭代,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有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要通过复盘改良,形成迭代,这样才能产生复利效应。
我们总喜欢追求那些具有确定性结果的进步,因为看不到状态变化的进步根本无法带给我们持续走下去的信心。
可事实上,只要我们持续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就能成功。
正如李笑来老师所说,只要我们愿意并付诸行动,以下这条曲线就是我们的未来。
这条曲线就是复利曲线,为了更加清晰展示单利和复利的差距,我特意制作了一个表格。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增长模式在初期的差距其实是很微小的。因此,在初期,我们往往难以明显察觉到复盘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李笑来老师在《财富的真相》中也讲到:引发天壤之别,就是尽量挑值得做很久很久的事情,然后做很久很久。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因为的确做了很久,自然有积累,自然有改良,效率自然有发展。”
人的成长不像赛跑,往前一米就能看到一米的距离,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在某个特定的点上实现质的飞跃。
然而,只要真正去践行复盘,我们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细微变化的,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在迭代自己,只是它还没有达到质变点而已。
一件事情可以经过三次创造,一次是在脑子里构思,一次是真正做出来,一次就是复盘。复盘既是在重新理解过去,也是在酝酿未来。
复盘是避免我们无效努力最有效的方法,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陷入机械的重复,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反思与迭代。
因此,让我们把复盘作为一种终身成长的学习方式,在复盘中实现迭代,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