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转型,优势是寻找“第二人生”的指南针
40岁那年,我的人生曾经走到一个迷茫的十字路口。
当时二宝才不到两岁,而我在产假期间经历了一次突如其来的“被裁员”。因为所在的私校缩减编制,之前的工作回不去了,即使回去也知道自己心有不甘。
因为招生行政并非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总感觉自己有一部分天赋(动力)未被满足,每天像守着一份清闲稳定的工作等退休,于是萌生了到大学教书的想法。
到大学任教,读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门槛。我开始搜索有关在澳洲读博的资讯,发现可以先读一个研究类硕士,而且可以申请奖学金,相当于边读书边赚钱,这么好的事,当然要试试。没想到,还真的申请上了。(女人40+,如何再出发?)
(第一天上学的雀跃~没想到,做完盖洛普优势测评,我放弃了读博的计划)
40+的年纪能够回校园深造,而且是带薪学习,当时内心还是挺自豪的,没有想过太多的困难阻碍。不就是学习吗?我从小到大都被人称作“学霸”,读个硕士还不是“小菜一碟”?
没想到,在论文中浸泡了不到半年的我,就有点“读不动”的感觉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是个“伪学霸”,我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爱学习?还是因为年纪大了?
我突然发现,即时活到40岁了,我也根本不了解自己。特别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适合做什么事。
恰巧就在那个时候,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天赋优势工作坊,做了人生中第一次盖洛普优势测评,拿到结果,突然有种被电击的感觉。
我一下子“看懂自己”了,特别是自己人生中很多次重大选择,为什么我会转行做人力资源工作,为什么喜欢当老师,报告里面全都有线索。
我回顾了过往职业生涯中的各个重要选择,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每一次选择都是在“优势”的驱动下完成的:
毕业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最喜欢的是marketing市场营销工作,一门心思去投销售市场相关的简历。结果一年之后,我发现好像对跟人相关的工作更感兴趣,于是转行做了人力资源管理。
尤其喜欢HR当中的招聘和培训部分,因为一个是去选人、识人,一个是去发展人的潜力。
后来转做高校老师,我最有成就感的部分就是看见学生的成绩和进步。
这背后,都有我强大的关系建立才干(特别是“伯乐Developer”)在推动着。
同时,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不喜欢做研究。因为做学术是一件“孤独”的事,这个过程中基本没有与人交流互动的内容(其实,读研过程中我最期待部分是去做行业人士的调研访谈)。
虽然写论文的过程中可以满足战略思维的搜集和思维才干,但是关系建立维度的才干基本上都被“压抑”状态,所以整个人能量也高不起来。
还有我之所以在35岁的时候选择移居澳洲,原来是排前五的“搜集”、“和谐”使然。
这一回顾,让我不得不感慨盖洛普优势的神奇之处,如果有机会早点掌握这个工具,早点了解自己,也许职业选择方面就能少走点弯路。
心理学家荣格说: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
可是,藏在冰山下面的潜意识,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怎么了解它呢?
盖洛普优势最牛的地方,就是用一纸报告,把我们的潜意识用清晰准确的文字呈现出来: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做什么事情最有动力,内耗纠结在哪里......一目了然,简直就是我们内心的X光片。
兴奋的同时,我的“伯乐”才干也很想把这个有力的自我探索工具推荐给更多人,让大家少走弯路。
我决定不读博了,我要成为一名专业的优势教练!!
在冒出这个念头之后,我立刻报名参加了2021年10月的Gallup优势教练认证课,并且顺利的在年底完成了认证。
转眼间,今年已是我成为优势教练的第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完成了几百场优势解读和咨询,看过上千份优势报告,有机会走进很多人的生命深处。
在做优势教练的过程中,我的交往、伯乐、体谅才干得到极大满足,每次做完优势咨询,来访者被赋能的同时,我自己也能量满满。
据说,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真正的人生从四十岁才刚刚开始,在那之前,你只是在做调研而已。(41岁,开启自我探索之旅)
回首来时路,其实我在40岁之后开始的向内探索,就是在寻找第二人生的方向。虽然花了很多时间,走了很多弯路,我依然庆幸,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方向,就是做一项“成人达己”的教练事业。
了解自己,是做好人生重要选择的前提。自我探索,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愿你也能走上这条探索之路,与真实的自己相遇。
PS. 这个月,我决定与资深优势教练Jessica联合做一次公开的成长复盘,盘点我们一路走来的高光和低谷时刻,总结那些做对的事和踩过的坑,希望给新手优势教练们一些借鉴和启发。有兴趣的朋友们欢迎扫码加入~
Hi 你好,我是黄斓,欢迎扫码添加微信,围观我的“积极”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