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创内容已申请版权,抄袭搬运追究法律责任
建议大家尽早去投资自己的 “生存技能” 。
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独自生存的能力。
因为,我们经常搞错这 3 个概念:
第一,专业能力≠搞钱能力
不会运作,再强的专业能力也无法变现。
因为你没有 “商业价值” 。
有人会说:我有证书啊,我学校很厉害啊,这就是我的商业价值。
但一个人的商业价值并不由颁发证书的人来定义,而是由市场定义。
也就是说,当你拿到证书的那一刻,并不意味着你就拥有了足够多的 “付费用户” 。
有 “考证思维” 的人,几乎都是 “不敢面对市场” 的人,他们对自己有过高的标准,缺乏基本的自信,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外界的认可来为自己佐证 “看到了吗?我真的够格” 。
很多 “学院派” 会有一种清高感,而 “野生派” 则会鄙视 “学院派” 的 “不接地气” 、 “纸上谈兵” 。
这就是问题所在。
没有真正赚到过钱的人,才会过度强调 “专业能力” 。
而一个真正具备搞钱能力的人,绝不会被 “专业能力” 限制住。
第二,上班≠独立
有人可能会反驳,觉得自己上班养活自己,凭自己本事赚钱,怎么能说我不独立呢?
因为你与赚钱之间不是直线关系,而存在三角关系,也就是说你是通过公司的运作才被分配到一部分钱。
其实在数学中,独立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比如,线性代数中两个向量如果不成比例,它们就是独立的;在概率论中,如果两个事件的发生互不影响,那它们就是独立的。
也就是说,独立是单独的站立、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事。
只能说,你凭自己本事,找到了一个赚钱的渠道,而不是凭借自己的本事,独立赚到了钱。
在这个局中,公司的赚钱能力是首要的,你的执行能力和专业能力是辅助。
第三,人脉资源≠个人资产
如果你在上班,千万别把公司的影响力,当成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在创业,千万别把你的朋友,当成你的谈资。
也就是说,围绕在你身边的所有资源,都不是你的个人资产。
你需要学会分辨外界的价值、也要学会看清自己的价值。
见过了太多在大公司、大平台工作的时候,狐假虎威、不可一世,在离职后门庭冷落,被现实社会教育的人;见过了太多人闷头搞人脉,用一堆只见过一次面的大佬忽悠客户、忽悠钱,最后却惨淡收场。
真正厉害的人,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是把自己打造成别人的人脉的人。
那么,该如何去 “修炼” 自己的 “生存技能”?
1)一定要做自己的 “事业”
没有提刀上过战场的人,不配说自己赢了。
你一定要有 “上战场” 的勇气。
如果你还在上班,就想办法自己独立统筹一个项目,不要怕累、不要揣测老板是不是在压榨你、不要不敢负责任,你总得担一些风险,才能知道自己究竟几斤几两。
如果你实在不想为公司做事,那么可以在主职工作之外做一份 “个人事业” 。
你可以经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需求定位、产品设计、宣传获客、销售运营。
当你靠自己拿到一个好结果、赚到一笔钱之后,你才会真正感受到 “工作的价值感” 。你才会真正理解 “职场强者” 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你才会真正看到 “创业者” 所面对的世界是怎样的。你才会真正明白,人为什么一定要 “向上” 。
2)一定要做 “离钱近” 的事
太多人想赚钱,但太多人又不想靠近钱。
因为 “越靠近钱”,内心就越是受折磨。
甚至有很多人,即使在面对找上门来的客户时,也有想要逃跑的想法。
“谈钱色变”,是大多数人的 “金钱卡点” 。
“我不好意思收费” 、 “我开不了口要钱” 、 “我不想逼迫别人购买”……
最终演变成这样一种心理:“我只想做事,至于钱,你最好自己来。”
实话说,我要是 “钱”,我都不找你。
我不去找那些愿意了解我、亲近我的人,我干嘛上赶着扑你?
所以,勇敢的去做那个离钱最近的事情,先亲近金钱,才能搞好你与金钱的关系,最终才能得到它。
3)一定要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成功人士、亿万富翁,他们之所以能赚到很多钱,到底是因为什么?
很多朋友特别喜欢阅读和学习一些成功者的「习惯」。
比如:早上喝杯咖啡、中午看会书、晚上去健身、洗个冷水澡、做个冥想……
但是却忽略了成功者之所以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这些简单的习惯,而是 “他们做了绝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 。
马斯克不可能因为每天喝杯美式就造就自己的商业帝国;雷军不可能因为穿着朴素,就成为顶级企业家;董宇辉不可能因为每天看本书,就一场直播卖出几个亿……
你也不可能因为拥有了与成功者一样的习惯,就突然暴富。
千万不要用简单的勤奋,来逃避真正的问题。
这些简单的习惯,都只是锦上添花。
不要去绣花了,先成为一匹真正的锦缎吧!
去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这才是超越绝大多数人的制胜法宝。
《建议大家尽早投资自己的生存技能》留言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