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大家:尽早构建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框架 2024-09-22 jianpi 感悟 暂无留言 Hi,我是持续行动者木萍~ 昨天,我写了《极简自律生活:我的一日自律清单》。 没想到,一篇很日常的文章,反而受到了读者的喜欢。 其中,有一位读者的留言,让我意识到,有一个最重要的点,我并没有在文章中提及,就是: ⌈时间列表⌋ 背后隐藏的 ⌈主线⌋ 。 那么,什么是 ⌈时间列表⌋ 背后的 ⌈主线⌋ 呢? 简而言之,就是延着这个 ⌈时间列表⌋,你想拿到什么样的结果。 大家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 ⌈时间列表⌋,只是一个实现目标的工具,而非最终目的。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简单模仿。 而是透过理解 ⌈时间列表⌋背后的逻辑,来构建属于自己的 ⌈时间列表⌋,即 ⌈时间管理框架⌋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 ⌈时间管理框架⌋ 呢? /// 1. 明确目标,专注聚焦 萌姐在《人生效率手册》中写道: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开启时间管理之门。” 时间管理并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会陷入一个误区: 认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因为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不行。 然而,真相恰恰相反。 不是时间创造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创造了时间。 当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时,便会自然而然地调动一切资源,想办法创造时间去实现它。 正如邹小强老师所言: “我们学习时间管理,正是为了聚焦于自己的渠道,让时间的涓涓细流,流向我们想让它去的地方。” 所以,我们得先知道:我想去哪里?我想要拿到什么结果? 缺乏明确 ⌈主线⌋ 的 ⌈时间管理框架⌋,即使再完美,最终也会因缺乏动力而难以持续。 对于不知道如何找到目标的小伙伴,我过去构建了两套目标管理体系。 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选择其中一套方法,执行起来。 ▷主题-目标 ▷主题-目标迭代 -- 2. 拆解目标,建立行动清单 明确了 ⌈为什么想要⌋ 和 ⌈想要什么⌋ 之后,我们需要弄明白 ⌈怎么才能得到⌋ 。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写道: “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得到,却始终没弄明白怎么做才能得到。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 ⌈方法⌋ 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 每一个目标,我们都要想办法将它变成 ⌈今天可以做点什么⌋ 。 所有的行动计划都应该细分为今日即可执行的行动清单,如果不行,则拆解到可以为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昨天我发布的文章《极简自律生活:我的一日自律清单》,其背后的 ⌈主线⌋ 。 目标:成为一个用文字治愈他人的 ⌈终身布道者⌋ 。 结果:构建一套让普通人走出迷茫的自我管理系统。 行动清单: ❶以输出为导向,进行主题输入。 ❷以构建自我管理系统为导向,进行主题输出。 ❸以构建 ⌈知行合一⌋ 的自我管理系统为导向,进行行动。 ❹以迭代 ⌈知行合一⌋ 的自我管理系统为导向,进行复盘。 ❺以带领普通人走出迷茫为导向,进行公开分享。 大家发现没有,每一个行动,都是为了一点点靠近最后那个目标。 -- 3. 梳理时间 当明确了方向和行动的步骤之后,剩下的就是执行和坚持了。 而目标实现的速度,取决于时间的效能。 我们究竟拥有多少可支配的时间资源,用以达成我们的目标呢?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在初始阶段都是茫然无解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梳理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么,应该如何梳理自己的时间呢? 答案就是:记录并分析自己的时间开销。 这里,我分享两个最简单的方法: ❶借助纸质工具 我是一个手账爱好者,所以我一直使用手账来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 其实,市面上有很多现成的时间轴手账,都有固定的格式,我们只需要按照格式填写即可。 当然,大家也可以像我一样,直接用空白的本子记录。 但请记得,工具仅仅是辅助我们达成目标的手段。 真正重要的是,通过记录了解自己的时间轨迹,切勿本末倒置。 ❷借助时间记录 APP 市面上的时间记录 APP 实在太多了,我使用的是滴答清单。 然而,对于只是想要了解自己时间轨迹的人来说,我觉得可以不用使用太复杂的工具。 这里,我介绍一款比较初阶的时间开销记录 APP——⌈时间块⌋ 。 在使用这个 APP 之前,大家需要先了解一个时间管理的概念——⌈时间颗粒度⌋ 。 即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敏感度,将每小时划分为两块或者四块。 即选择 30 分钟或者 15 分钟,作为自己的时间单位,来记录每天的时间分配。 这个 APP 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设置好事件,然后轻轻一点,即可记录。 -- 4. 盘点时间 经过记录与梳理之后,我们便大概知道,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盘点自己的时间。 盘点时间的目的,就是找到自己的 ⌈时间结构⌋ 。 我们需要盘点以下 5 种时间: ❶可控时间 即,自己可以控制且不会因为其它事情而被挤占的时间。 比如: 我的可控时间段是: ①上午 6:30-7:00 ②上午 9:00-11:00 ③下午 14:00-16:00 ④晚上 22:00-23:00 (时间段的具体用途,感兴趣的小伙伴可阅读《极简自律生活:我的一日自律清单》) ❷不可控时间 即,自己无法控制且很容易因为其它事情而被挤占的时间。 比如: 用于工作和陪伴家人的时间,就是不可控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里,你的同事、你的家人都需要你,所以你很难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❸黄金时间 即,个人精力状态最佳,工作最有效率的时间段。 每个人的黄金时间段,是不同的。 我们在记录时间开销时,可以有意识地记录每一个时间段的精力状态和产出情况。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录,来判断自己的黄金时间段。 比如: 我的黄金时间段是: ①上午 8:00-11:00 ②下午 14:00-16:00 ❹碎片时间 即,零散的、不固定的、没有被安排的时间。 比如: 等家人吃完饭洗碗的时间、做饭时等饭熟的时间...... 。 ❺无效时间 即,因个人管理不当而被浪费的时间。 比如,漫无目的刷短视频和浏览网页的时间。 -- 5. 调整 ⌈时间结构⌋ 在完成时间盘点后,下一步就是调整我们的 ⌈时间结构⌋ 。 调整的主要方向包括: ❶减少无效时间 减少无效时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它要求我们在每日的时间复盘中,保持敏锐的觉察力。 不断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步改善现状。 ❷为实现目标的行动安排可控的黄金时间段 在为实现目标的行动安排可控黄金时间段时,需要坚守一个原则: 即,一切为了匹配。 也就是说,我们的可控黄金时间段,要足以完成我们的每日行动。 如果时间不匹配,则需要对我们的行动进行细化或调整。 比如: 我的可控黄金时间段只有: ①上午 9:00-11:00 ②下午 14:00-16:00 如果这 4 个小时无法让我完成一天的行动安排,那么,我就要考虑按照时间或者步骤进行拆分。 我可以选择不日更,用一天的时间来阅读,再用一天的时间来写作。 ❸合理利用不可控时间和碎片时间 合理利用不可控时间和碎片时间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 见缝插针,将所有的时间聚焦于自己的目标实现上。 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将碎片时间化零为整,那么,没有比这个做法更划算的了。 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利用碎片时间做完整的事情。 比如,我每天的行动就是输出一篇主题性文章。 那么,这一天的所有的碎片时间,我都是用来助力于这个目标的实现。 -- 5. 固化与迭代 ⌈时间管理框架⌋ 在完成 ⌈时间结构⌋ 的调整后,我们应当将其固化,进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 ⌈时间管理框架⌋ 。 当然,⌈时间管理框架⌋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我们的行动计划和生活状态的变化而持续优化与迭代。 比如,我的 ⌈时间管理框架⌋ 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也是经过不断优化迭代的。 而且,我坚信,它还会继续优化迭代下去。 /// 在《给自己 1 小时》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们不要和周围的人比较,学习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自己最舒服的状态。 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我真心建议大家,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 ⌈时间管理框架⌋ 。 让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意义。 本文首发于:建议大家:尽早构建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框架-999's blog
《建议大家:尽早构建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框架》留言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