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学习《了凡四训》中
今天开始学习《了凡四训》,我为什么学习了凡四训呢
第一是家书,肯定就是比较务实,长远之路来走
第二既然是儒释道,必然暗含中华绵绵之道
第三能流行这么久,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王阳阳思想,曾国藩推崇,有几十个研究学会)
第四作者是取得过成绩的人,800年最好县令
学习这本书,书中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我就不要拐弯再另外三心二意了,试试仔细阅读琢磨及和自己做链接:
看完第一遍有啥感受,
第二遍理解下有啥感触,
第三遍精读后有啥心得吧
立命之学和自己做链接:启发我要做的下一步:
1.原来以为这一类书籍晦涩难懂,且时代久远,思想上难以产生共鸣。没想到并不是形而上的哲学专著,反而是一部类似家训的内容,这就引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要认真读下去。
2.书中说真正能改变自已命运的,是自已的心念和行为。觉察心念,是我不太擅长的部份,通过阅读此本,希望能有所感悟。我本身有些相信命运只学的,所以经常去算卦,拜佛之类的,希望有所新的感悟呢
改过之法和自己做链接:启发我要做的下一步:
1.每日做反思。2.不苛求自己不犯错,我们都是普通人,日常言行中犯大大小小的过错很正常,最重要的是要去觉察自己的心念,从心念上去修正。3.每天留出固定时间阅读。
积善只方和自己做链接:
启发我要做的下一步:
1.勤俭节约,舍财作福可以从小的地方做起,比如说每天收到了快递的纸盒,把它与垃圾分开,送给楼下的清洁阿姨。
2.与人为善。比如一个微笑,一个善念,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
总结一下全书和自己做链接:
启发我要做的下一步:
1.每当想要表现自已,展示优越感,刷存在感时,提醒自已要谦虚,谦虚、谦虚……
2.情绪即将爆炸时,提醒自已:打住,积了怨气是写不出好作文的,要心平气和……
和自己做链接:
对自己要做的事:
1.每天一总结,改,善
2.知错马上改
3.心烦意乱时,向内问
4.提升自已
5.列出自已明确能做的10种善,带孩子一起做
6.爱护财物
对他人要做的事:
1.谦让。
2.信息传递避免压制他人
3.接纳他人与我不同
4.与人交往,思考:能带给对方什么
5.看见他人好,点赞、宣扬
6.了解他人的“乐”
7.对更多人负起责任
1.这是是一部家训,是写给子孙后代的人生教科书。它矫正了中国人日常生活里普遍存在的对命理风水的迷信,倡导一种积极向上、自己命运自己掌握的人生态度。
2.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
3.每天反省,每天把自己的好事坏事都记录下来。
4.命运可以通过修行改变,透过持续不断的做好事来改变。
5.真正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
6.追求富贵也有方法,不是厚黑学,不是权谋或神神鬼鬼,而是清净自己的心性以及在行动上持续不断的行善。
7.上天是公正的,每个人都要为他自己的行为买单。
8.只做好事,莫问前程,心安就好。
一:立命之学
立命只学,我觉得立的是人生命运的志向及目标,坚持做好的,尽量减少做坏的,然后每天好的-坏的=存留好的
待整理:读《了凡四训》,与自己做链接
《了凡四训》中讲到修一颗平静的心,争名夺利自然会让自己心不安定,会随荣辱得失而起波澜。以下六点有所感悟,则智慧自开:
一,不争。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缺乏稳定的情绪,就是容易去争先。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争得到名气地位,有时候会遭人嫉妒,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每个人只专注自己,向内求自己,不再去执外在的名利。当有一天自己的福德足够深厚,外在的东西不请自来。
二,不抱怨。不怨天,不尤人。怨气只会让自己更倒霉,没有人愿意看到一个愁眉苦脸的人。不抱怨自己的命运环境,还有其他的东西。若能把时间精力用在专注提升自己身上,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袁了凡先生在云谷禅师点拨下。懂得命运真相。于是改号了凡,从此改变自己的一言一行,修心养性,最后改变命运。
三,不后悔。过去的无法改变,只能接受。后悔只会让你更加自责,内耗,产生负面情绪。
《了凡四训》中一句经典名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乃再生之理也。
不管以前做错了什么,不应该再去后悔懊恼,收拾心情,轻装前进,让自己有一个新的梦想去追寻。
四,不怨人。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赋能的。如果你想得到什么,那么你要想着付出什么去兑换。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当事情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首先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不要埋怨别人,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自己,这才是天道规律。
袁了凡先生在他没有儿子时,他就反躬自省为何不能生子的原因。一切都是因果关系,不能怪罪别人。
自己犯错改自己,当自己足够好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
五,不着急。遇到事情不急不躁是一种很高的修为,也是成熟的标志。凡事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情绪稳定,从不会看到事情来临时慌慌张张,所以能够把事情处理得很得体。
袁了凡先生在修心的过程中,也提出不着急才能让自己有好心态。好心态就决定一切。
六,不发火。有本事的人没脾气。怒气之火会冲昏头脑,让自也处于被动状态。或者可能发生的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不发火是一个人的修养。袁了凡先生在他反省自己的时候,提出闻过则喜,问谤不怒。
如果是别人的错,你不应该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如果是自己的错,你更没有资格发火。
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控制情绪稳定的人。只有自己情绪稳定的时候,才能有精力去处理好手边的事物。
不发火,是看一个人能不能做到情绪稳定的因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事态,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遇到事情缓缓,让自己冷静一下,再去做决定,以免后悔。发火是一种本能,不发火就是本事。
袁了凡先生从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变成一个克己慎行的人。改变自己的性情,也改变人际关系。让自己的身心愉悦,去从事工作,效率更高。
其他类似文有感:
一:
我们常说真正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其实,只有聪明人才知道下笨功夫是对的,才知道下笨功夫的东西能留下来。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先生在改过之法中,也是运用笨方法让自己一点点改变,文中也这样写道: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来自:读《了凡四训》,越是聪明的人越想走捷径,越是智慧的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ps: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文章:游灵山,人生不要抖机灵,不要太着急
二:
普通人看问题总是向外寻求答案。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要么归因于命运,归因于环境,从来不去想自己的问题。
在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他也是这类人。他相信人的命天注定,相信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如果一个人不反省自己,只是盲目向外求功名富贵,可能会过分乱求。
这时,过分贪婪而不择手段,导致心中仁义道德消失,功名富贵也没有得到,这就是内外双失。
《论语》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行有不得。
当你把目光收回来。聚焦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情上,并能坚持十年如一日,不断向内求,挖掘自己的潜能,这才是真正的觉醒。
人觉醒后也好像大梦初醒,忽然间看到真相。他就会回归自己,掌控自己的心,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懂得向内求,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逆风翻盘。
来自:读《了凡四训》,看一个人是否觉醒,最关键点看他是向外求还是向内求
ps:我写的类似的文章:带小磊去普陀山,谈谈向内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