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拖延症的道-法-术:提升个人生产力,成为高效的自己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堆积如山的任务时,总是找各种借口拖延,直到最后一刻才匆忙应对。拖延症,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你有没有以下这些犯“拖延症”的情况:
-
每天计划写作,却总是在社交媒体上消磨几个小时;
-
工作项目临近截止日期才开始加班赶工;
-
健身计划一拖再拖,始终没有踏进健身房;
-
重要的邮件和电话总是留到最后处理;
-
学习新技能的计划常常被娱乐活动所取代。
这些情况,或多或少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拖延症现象。而要摆脱拖延的困扰,我们需要的是系统的原则指导和具体方法。GOBE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作为原则框架,然后补充进《高效率工作手册》中的一些具体办法,形成一套对付拖延症的道-法-术体系,可以试试看能不能对付拖延症,提升个人生产力,成为高效的自己。
积极主动篇(做好心理建设)
积极主动是打破拖延的第一步。心理建设是任何行动的基础,思想上做好准备,行动才更加有效。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自我肯定、正面信号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的自我暗示,比如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我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强自信,让我们更愿意开始行动。
-
拒绝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往往会成为拖延的借口。我们需要接受“不完美的开始优于完美的拖延”这一理念。允许自己犯错,重视行动本身,而不是一味追求完美。
-
全力以赴(专注)在工作或学习中,全力以赴地投入,保持专注。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等技巧,分割时间段,集中精力处理任务。
-
有意识地推进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并有意识地一步步推进。每天设定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表,有意识地完成每一个小步骤。
以终为始篇(收益/代价最大化)
以终为始,意味着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明确最终目标和结果。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任务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减少拖延。
-
想后果想象任务完成后的积极后果,比如完成工作后的成就感、获得新技能后的自信等。这些正面的结果可以激发我们的动力。
同时,想象拖延后的消极后果,比如工作未完成带来的压力、错过机会的遗憾等。这些消极的后果可以促使我们更快地行动。
要事第一篇(做对的事情)
要事第一,强调的是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任务,而不是被琐事牵绊。以下是具体的方法:
-
从最难的工作开始(二八原则)在任务列表中挑选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优先处理。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轻心理负担(即所谓的“吃掉那只青蛙”原则)。二八原则告诉我们,20%的关键任务往往带来80%的成果。
-
用快节奏去工作设定紧凑的时间表,用高效的快节奏去完成任务。快节奏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让我们更专注,减少拖延的机会。
-
预留工作时间在日程安排中预留足够的时间用于处理重要任务,避免被突发事件打乱计划。这样可以确保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应对关键任务,而不至于在最后关头手忙脚乱。
拖延症虽然是现代人常见的问题,但并非不可克服。通过积极主动的心理建设,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以及要事第一的优先处理原则,我们可以逐步建立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每当你感觉到拖延症发作的时候,不妨尝试这些方法,让自己从思想到行动都更加积极主动。记住,真正的强者,不是选择简单的事情来缓解焦虑,而是敢于面对挑战,做那些难而正确的事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打破拖延的桎梏,迈向更高效、更成功的未来。